近年来,网络电信诈骗案件猖獗,为切实保障师生财产安全,提高防骗意识,希望各位老师、同学、家长仔细阅读一下内容:
一、防骗“三不”
不轻信。对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,不管对方怎么花言巧语,都不要轻易相信,及时挂掉电话,不回复短信,不给对方进一步下圈套的机会。
不透露。不要因贪小便宜而轻易透漏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,如有疑问,可拨打110咨询。
不转账。了解银行卡常识,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的安全,绝不向陌生人汇款、转账,绝不按照对方的要求操作、转账。
二、六个一律
1、只要一谈到银行卡,一律挂掉。
2、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。
3、只要一谈到是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的一律挂掉。
4、所有短信,但凡让我点连接,一律不点。
5、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连接,一律不点。
6、一提到“安全账户”的一律是诈骗。
三、八个凡是
1、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
2、凡是让你汇款到“安全账户”的
3、凡是通知中奖、领奖要你先交钱的
4、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
5、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
6、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
7、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的
8、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
都是诈骗!都是诈骗!都是诈骗!重要的事情说三遍!
四、常见的网络电信诈骗手段
1、QQ冒充好友诈骗: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QQ密码,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,熟悉对方情况后,冒充该QQ账号主人对其QQ好友以“患重病”、“出车祸”、“急需用钱”为由实施诈骗。
2、微信假冒代购诈骗:在朋友圈假冒正规微商,以优惠、打折、海外代购为诱饵,待买家付款后,又以商品被海关扣下需缴关税为由要求加付款项,一旦获取货款则失去联系。
3、娱乐节目中奖诈骗:以“我要上春晚”、“中国新歌声”、“快乐大本营”等热播节目组的名义向受害人手机群发短消息,称其被选为节目幸运观众,获得巨额奖品,后以需缴手续费、保证金或个人所得税等种借口实施连环诈骗,诱骗受害人向指定银行账号汇款。
4、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: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,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等犯罪为由,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国家安全账户配合调查。
5、网络购物诈骗:开设虚假淘宝店铺,事主下单购买商品后,称系统故障,订单出问题,需要重新激活,随后通过QQ发送虚假激活网址,受害人填好淘宝账号、银行卡号、密码后,卡上金额被划走。
6、机票改签诈骗:冒充航空公司客服,以“航班取消,提供退票、改签服务”为由,诱骗购票人员多次进行汇款操作,实施连环诈骗。
7、提供考题诈骗:针对即将参加英语四六级、研究生考试等的考生拨打电话,称能提供考题或答案,将好处费的首付款转入制定账户后失去联系。
8、钓鱼网站诈骗:以银行升级网银为由,要求事主登录假冒银行的钓鱼网站,进而获取事主银行账户、网银密码及手机交易验证码等信息。
9、网上兼职刷信誉诈骗:在各类网站和QQ上发布招聘网络兼职信息,以缴纳押金或购买指定商品后好评刷信誉后提成的等方式,实施诈骗。
10、二维码诈骗:以低价、奖励为诱饵,要求受害人扫描二维码加入会员,实则附带木马病毒,一旦扫描安装,木马就会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号、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。
11、微信集赞诈骗:冒充商家发布“集赞有奖”信息,要求参与者将姓名、电话等个人资料发至微信平台,一旦商家套取足够的个人信息后,以“手续费”、“保证金”等形式实施诈骗。
12、虚构车祸诈骗:虚构受害人亲属或朋友遭遇车祸,需要紧急处理交通事故为由,要求对方立即转账,当事人因情况紧急便按照嫌疑人指示将钱款打入指定账户。
13、低价购物诈骗:通过互联网、手机短信发布二手车、电脑、手机等物品的转让信息,一旦事主与其联系,即以“缴纳定金”、“手续费”等方式诈骗。
14、包裹藏毒诈骗:以事主网络购物的包裹内被查出毒品为由,称其涉嫌洗钱犯罪,要求事主将钱转入国家安全账户以便公正调查,从而实施诈骗。
15、补助救助、助学金诈骗:冒充民政、残联等单位工作人员,向困难员工、家长打电话、发短信,谎称可以领取补助金、救助金、助学金等,要其提供银行卡号,然后以到账查询为由,指令其在自动取款机上操作,将钱转走。